端午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重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名端阳、端午、重午、重五、地蜡(道教节庆日)、女儿节、盂兰节、天中节、龙舟节等。除民族历史形成较晚的汉族外,过端午的还有赫哲、云南、蒙古族、彝族、哈尼、普米、纳西、侗族、布依、傣族、苗族、土家族等。同样也传于朝鲜、韩国、日本、东南亚诸国家,这些都是炎帝水稻农耕文化氛围内的少数民族和国家,这些少数民族包括更为古老的百越民族是汉族形成的基本民族。湘江是土家、苗、壮侗、百越等民族繁衍活动之地,昭陵古属扬越,因为这些民族是汉族的原生民族,所以端午节才会是炎帝农耕文化内涵的农耕节日和纪念节日。
【端午节内容】
端午节内容为农耕节日文化和纪念节日内容的一部分,前者为端午节文化形成初因和根本,后者为端午节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综合分类为:
1、辟邪、厌疫活动,方式为是日五色丝系臂,女配采莲香袋,悬艾草、葛藤、剑蒲过门,饮菖蒲、雄黄酒,张贴五毒图、桃印为门饰,沐浴兰汤,贴蛇、蝎、蜈蚣、壁虎、蛤蟆五毒图于屋内等。
2、踏百草及斗百草的娱乐、游戏联欢活动。方式为走马、斗牛、踩鼓、采花、采药、踏青、打猎、射柳等。渊源于高级采集农业到炎帝创造发明农耕文化有万年历史的生产、生活内容。
3、敬神祭祖龙舟竞渡活动。方式为:招魂(祖宗魂、亡灵魂、生灵魂)、迎神、图腾祭、水祭、粽祭、食粽、以吃新鲜蔬菜为主的尝新等。
我们知道古代社会经过了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演进发展的阶段,农业社会是从采集、渔猎农耕生产力的产生发展过程,不管是从考古资料、文献记载还是其它人类文化学的研究成果,中国农耕文化、文明在万年前就已经产生到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化、文明系统。定居农业对自然环境、生产知识等条件要求很高,我们智慧的先民在长期的采集、渔猎生产、生活方式中,通过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自身,远可诸物……的方法观察自然、了解自然、适应自然,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首先在南方发明创造了以水稻为主的农业与农耕文化,我们今天所说的四时八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二月二、三月三、七月十五、农业二十四节气、太阳历、太阴历、夏历等都是与华夏农业密切相关的物候节历。农业二十四节气是高度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在其它物候节历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在汉晋时期定型,夏历是过渡与统一的文化节历,其它节历都是水稻主体文化节历,四时八节(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可能更早一些,如春节远古在冬至期间,端午在夏至期间,该二节都是复合节。从内容到形式的文化基因都是江南水稻农耕文化基因,如端午节期间的辟邪、厌疫活动中,洗浴、采药、斗草,女佩采莲、悬艾饮雄黄酒、祭粽与食粽等。《齐民要术》引《风土记》注云:“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夏至啖之。粘黍,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荆楚岁时记》云:“夏至节日,食粽。”食粽源于“竹筒贮米”和菰叶包裹“角穤”,是南方稻作民族制作主食的非常古老的方法,同时粽与粑又蕴涵着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阴生殖崇拜的文化内容,角粽与背妹粑都是女阴形状,制作技术均有女性掌握,传授技艺隐秘而神圣,据说氏族村寨少女成年后由年长妇女净身裸体集体传授,年长妇女会讲述氏族母系老祖采集植物制作食物的远古历史与方法,以及由母祖崇拜而演化的女阴生殖崇拜,也是少女成人时一次生动的性教育课程。上世纪80年代前,江南农村许多地方仍保持这种习俗,如百越后裔湖南通道侗族把端午节称为祖婆节,祭祖、祭农神,以粽粑、茶叶、糯米为祭品。江南端午节的踏百草(踏青)、摘花、斗草可能是母系采集、渔猎文化时期的记忆与传承,正是采集、渔猎文化而促成了水稻与医药等农耕文化、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农耕文化是炎帝在采集、渔猎文化基础上的创造与发明,端午节采艾、采药、悬菖蒲、喝雄黄酒等是炎帝尝百草、救丞民医药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江南民谣:“端午节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药。”端午采药之俗传承至今。
【龙舟竞渡活动】
龙舟竞渡活动是端午很重要的活动之一,它既是由水稻农耕文化的孕育而产生,又将水稻农耕发扬光大而成为今天影响华夏大江南北、太平洋西岸水稻文化圈的端午节俗文化(它已具有了帝王英雄统合文化的内涵)。龙舟竞渡的原生农耕文化内容:前文所述端午节俗是炎帝农耕文化内容有万年以上的历史,万年前南方中国雨量充沛,河沟纵横,先民从事定居农业,但对于生产、生活、通婚联盟,水路交通是必选,因而有了对沟、溪、江、河及相关自然现象的深刻认识和适应,并将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融合在农耕生产、生活之中,如行、走、沿、渡、舟、流、漂、呼的沟通交流方式,对有害的自然现象与生物行为予以规避防备,对有利的自然现象与生物行为予以利用与模仿,所以龙舟竞渡首先有交通、沟通、踏青的内容,在春天而不在端午,《新唐书·杜亚传》云:“方春,南民为竞渡之戏”,其次竞渡为南方稻民的祀神活动,是为了娱神而不是竞渡,竞渡是后来之事,一是祭祀水神,水神即蛇神,蛇神是最早的农耕神,祭龙神是蛇神祭祀的发展,二是祭稻神、傩神、祖神,而这些神都是女神。这些文化与民俗反映的都是母系氏族时代的农耕文化内容,华夏父系氏族社会大概是6000年左右在中原黄河流域才形成的,端午节风俗则出现在6000年前。当母系氏族社会高度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时,其文化内涵就会具备父系氏族社会的特征,比如财富私有、阶级分化、男尊女卑、统合文化等,端午节祭龙,龙舟竞渡纪念内容就是父系氏族社会的端午节文化特征,但是端午节是有万年文化内容的华夏农耕文化节日,它必然会从发生、发展、传播形成完整的传承过程与体系,而这个过程与体系只能在沅、湘、赣、长江、珠江流域发生形成。如楚、吴、越三国的故地均盛行龙舟竞渡之俗,但竞渡的内涵、目的、纪念对象却并不统一。在楚国故地是吊屈原,在吴、越两国故地则或是纪念勾践卧薪尝胆、苦练水军、大败吴师的胜利,或是祭祀、迎接钱塘江潮神(波神)伍子胥或孝女曹娥。从写成时间上看,《吴越春秋》、《曹娥碑》分别为东汉和汉末,《荆楚岁时记》则写成于南朝梁时,古祭伍子胥、曹娥和纪念越王练水军三说有可能实际上也产生、流传在前。直至近代,浙江会稽、绍兴一带的龙舟上均供奉的是曹娥塑像,而不是屈原。楚地竞渡祭屈原可能是南朝才有的风俗。晋王嘉《拾遗记》卷十曾记:“屈原以忠见斥,隐于沅湘,披蓁茹草,混同禽兽,不交世务,采柏实以和桂膏,用养心神,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楚人思慕,谓之水仙。其神游泳于天河,精灵时降湘浦。楚人为之立祠,汉末犹在。”可见直至晋代楚地只有祠祭屈原之风,而无竞渡招魂之风。从唐代开始,竞渡为屈原招魂的说法便占了上风。如《隋书·地理志》载:
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櫂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櫂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而南郡、襄阳尤甚。
唐朝刘禹锡《竞渡曲》自注曰:
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之义。事见《图经》。……去古渐远,不闻“何在”之声,第相呼曰:“拿桡,拿桡。”
两湖有些地区的竞渡之俗与其他地区有一个不同之点,就是除五月五日竞渡之外,五月十五也要搞竞渡活动,而且规模尤大。如前引《隋志》即云土人竞渡是“五月望日”,又湖北《夷陵县志》云:“五日竞渡楚俗所同,至十五日,名曰大端阳,食角黍,饮蒲酒如前,十三、十四、十五三日,龙舟尤胜,与他郡异。”《来凤县志》载:“十五日为大端阳,云始于马伏波(东汉马援),俱竞渡龙舟,十五日尤盛。”《溪蛮丛笑》载:湖南“蛮乡最重端午,不论生熟界出观竞渡,三日而归,既望复出,谓之十大五。”《武陵竞渡略》云:“竞渡旧制,四月八日,揭蓬打船;五月一日,新船下水;五月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十八日,送标讫,便拖船上岸。”今按:《隋志》所说汨罗土人遗迹湖南武陵、湖北来凤、夷陵的土著居民和所谓“溪蛮”,也就是先秦巴人的后裔、汉代的五溪蛮和现代的土家族,这说明五月十五竞渡,主要是土家先民传承下来的一种习俗。在非土家族的民族中也有十五竞渡之俗,如湖北沔阳汉族也是在十五竞渡,黔东南和湘西一带的苗族,有的是在五月五搞龙舟竞渡,有的便是在五月十六日竞渡,后者可能是受到了土家先民的影响。由于竞渡有两个日期,故人们又俗称五月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湖北有的地方还称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这样五月的三个“五”日便均成为节日了。在湖北有些地区,小端午的活动为纪念屈原,划龙舟、投粽子并酹雄黄酒于江中喂蛟龙,大端午则全家聚餐尝新,末端午便只有燃艾蒿一项活动,传承于不同地区的端午龙舟竞渡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地区性特点来。这些地区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不同的下水日期、不同的竞渡规约、不同的龙舟形制、不同的划船号子以及龙舟或竞渡有关的不同的祭仪、禁忌、习俗和传说。下面,我们就举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例子。
《溪蛮丛笑》记:
(湖南蛮乡龙船)分五色,皂(黑色)船之神尤恶,去一必有风雨。一月前,众船下水,饮食男女,不敢共处,吊屈原,正楚俗也,名爬船。……竞渡预以四月八日下船,俗聚饮江岸,舟子各招他客,盛列饮馔,以相夸大,或独酌食则方丈,群蛮环观如云。一年盛事,名富贵坊。
《武陵竞渡略》云:
竞渡事,本招屈;实始沅湘之间,今洞庭以北武陵为沅,以南长沙为湘也。故划船之盛甲海内,盖犹有周、楚之遗焉。……
竞渡旧制,四月八日,揭蓬打船;五月一日,新船下水;五月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十八日,送标讫,便拖船上岸。今则兴废,早晚不可一律。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标者。或官府先禁后弛,民情先鼓后疲也。俗语好事失时者云:“打得船来,过了端午。”
龙船抵暮散船,则必唱曰:“有也回,无也回,莫待江边冷风吹。”其来甚远……乃数千年之语也。
划船不独禳灾,且以卜岁。俗相传歌:
“花船赢了得时年。”只此一句,无上下文。不知所自始,而频有其验。储光义观竞渡诗曰:“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然则其来已久。盖未有好事划船,非乐岁也。
《岁星堂录》引雷思沛咏夷陵端阳竞渡诗云:
樵歌社鼓插秧归,肯放江头乐事稀。天下无舟不竞渡,峡中有鸟只争飞。市儿各唱迎神曲,游女多穿送节衣。懒向灵均陈楚些,一杯聊为酒渔矶。
《荆州府志》记:
瀼溪(峡江支流)两岸,壁立千仞,有蔽船在石罅间,去水约半里许,望之舷艄皆可辨。昔人于江上斗龙船,忽飞起置今处,名龙船河云。
上引《武陵竞渡略》记载的竞渡习俗,直至现在仍可在湖北姊归找到与之相近的遗存样式。据调查,姊归的竞渡习俗为:五月五日龙船下水游江、祭江,一面高唱招魂龙船曲,一面从各个码头向长江西陵峡汇聚,准备竞渡。竞渡是在五月十三、十四、十五日举行。举行前的祭江、游江,是鼓乐船在江中奏乐,掌鼓人头披假发,扮作女媭,作为招魂龙船歌的领唱者。《招魂龙船歌》的歌词是据流传于姊归一带的古龙船歌《阿哥回》(相传该歌缘起于屈原统么妹召唤屈原魂归故里)和《楚辞·招魂》的通俗异文综合而成的。“招魂”是歌词的主题。《招魂龙船歌》的调式具有古曲羽调带商式的五音阶行腔基调的特点,由此可见这首歌具有较为古老的传承渊源。另据介绍,广东有些地方的龙舟,平时埋于土中,以免晒裂,到赛前几天,才焚香祝祷,将龙舟挖出并冲洗干净。类似习俗也见传于江西萍乡地区,每年五月五日午后,长幼男女,咸著新衣,纷纷去观龙船。盖午饭后,赛船之人咸集龙王庙,焚香燃烛,祭祷龙王后,披红巾于龙王首上,然后将龙首龙尾,迎下小舟,龙首置于船镒,龙尾置于船末,水手数十人,拨桨前进。船末掌舵一人,船首一人持小红旗二面,当二船比赛时,锣鼓大作,船首执旗者,大喊助威,发声极怪,舞旗不已。及至胜负既分,两岸观者亦大声欢呼,赛胜者上岸饮酒,饮毕复作二次之比赛。直至金乌西坠,尽欢而散。黔东南和湘西苗族的龙舟是由“子母船”所组成,子母船是三只独木船,中间为母船,捆扎在两边的为子船,竞渡时,船老大坐在母船上指挥,桨手则分坐在子船上划桨。子母船上分别装置着赤、青、黄三种颜色的龙头,因此这三条船又分别被称为赤龙、青龙和黄龙。此外,江西某些地方因水浅,不能竞渡,流行有旱龙舟,不下水反而登高,游街市,俗称“迎鬼船”。
从南朝直至现代,端午竞渡之风,以两湖地区最为盛行,其次为四川、江浙,再次为闽、粤等地。影响所及,朝鲜、日本和越南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也有端午龙舟竞渡之俗。
【结 语】
构成今日端午节主要内容是辟邪、采药、踏百草(踏青)、斗百草、竞渡、食粽粑及尝新等节俗因子与事象,但端午节的文化内容是有万年历史的华夏农耕文化内容,华夏农耕文化是炎帝在有巢、燧人、华胥、伏羲、女娲采集、渔猎文化的基础上,在华夏南方(科学证明只能在南方)以水稻为主的创造、发明,所以端午节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文化,起源于采集、渔猎、农耕文化,是水稻文化,是炎帝的创造发明,炎帝及炎帝农耕文化的源头在哪里,端午节的源头就在哪里,目前全国有多处炎帝故里和炎帝陵,但都是父氏炎帝文化符号。端午节是母氏炎帝文化符号,是水稻农耕符号。端午节孕育于百越楚地,湖南湘江中上游株洲在远古为扬越之地,很有可能是端午节文化的源头,因为这里是始祖炎帝的陵寝地,因为这里密集分布着始祖炎帝文化的地名、遗迹与传说,因为炎帝在这里创造、发明了华夏农耕文化、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