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作为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亲切的称呼“她”为-铁桥部队,我们彼此称对方为战友!曾经“队部”、“桥西”“电台”这几个词是多么的温暖,现在是多么魂牵梦绕

铁桥,全称湘黔线湘潭铁路大桥,始建于1936年,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停工,1953年8月复工并于1954年3月21日建成通车。铁桥横跨于湘潭板塘铺五里堆湘江两岸,为钢结构单向铁路桥梁,作为西南地区重要交通要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为了确保这一重要交通枢纽顺畅,一支在解放军序列里几乎找不到印记的部队常年驻守于此。星河灿烂,斗转星移 ,这支部队的编制体制几经调整,守桥的官兵也换了一茬又一茬,这里已数不清留下了多少官兵的青春与梦想。

现今,高铁飞驰,铁桥两侧也早已飞架起多条桥梁,它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守桥部队也早已退出序列,除了守桥官兵,几乎已没人知道他的存在。昔日火热的营房已经杂草丛生,铁桥却一直静静的横卧在湘江之上继续发挥着它的余热,于是铁桥便成了一代又一代守桥官兵的独有记忆和精神寄托。

离开铁桥二十年,很多关于铁桥的记忆开始慢慢淡忘,趁着还记得,赶紧捡要紧的记下来。

一、小店老板娘

似乎每支部队的营门口都会有一个小店,小店都会有一个中年老板娘。没有小店老板娘的营区是没有灵魂的,铁桥也不例外。

老板娘姓甚名谁似乎从未有人关注过,所有人都只管她叫老板娘。记忆中的老板娘,短粗身材高嗓门,特别是发现晒在营房门口的腊肉被“偷”后发出的高分贝冲击波,至今还在耳边回响。当然,这也不能怪老板娘,谁叫那几个手欠的同志,轮番上阵的“割肉”,而且还都只对那一块最瘦的下手。看来毛主席的游击战术他们是一丁点也没学到,居然不懂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也许是因为小伙子们都离家太远太久,所以凡带娘字的人就会倍感亲切。每月几十块钱的津贴都会拿出一大部分“孝敬”老板娘,老板娘也会“慈爱”的拿出小店中的香烟、小鱼、啤酒、方便面来招待大家,氛围是乐融融。

小店最畅销的当属软白沙,四块五一包,而且十几年都未曾涨价,现今好像卖到九块五了,而且还经常缺货。很多兄弟在部队学会的第一件事都是抽烟,这就让未曾有过军旅生活的旁人难以理解。因为他们根本不能理解躲在新兵连厕所里吞云吐雾是何等的刺激,他们也绝不能理解当班长甩一根软白给你是何等的荣耀,他们更不能理解大摇大摆地在新同志面前飘过后只留下一缕清烟是何等的高人一等,至于鼻孔吸烟、喝烟茶等传统课目就更不必说了………

二、鬼故事

 每支部队都有几段口口相传的传奇故事,这是军营野史的重要内容。新兵下连,老兵给新兵们上的“第一课”便是把各种传说口口相授,这也几乎成了每个新兵下连的传统课目。

铁桥的传统课目基本都是半夜三点在桥头哨上完成的,主要有两个版本。版本一,就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因为失恋,穿着一袭白裙从桥上跳下。关于如何失恋还有N多个版本,但最后的情节都是每到半夜三点,就会有一个白裙长发的身影在桥上若隐若现、飘来飘去,有时还会向哨兵招手。故事讲到这里的时候,老兵就会指给新兵看,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新兵都会看到这个身影!!而且,这时老兵还会郑重的告戒新兵,看到女鬼给你招手的时候,千万不要回应,否则就会被女鬼把魂勾了去,被迷住后就会从桥上跳下去。某年某月某日就有一个新兵不听劝告,结果就game over了。

版本二,就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失足女青年,因未婚先孕,把生下的婴儿埋在了桥下的石堆里。自然,关于如何未婚先孕也有N多版本。此时,老兵就会要新兵竖起耳朵听,是不是时断时续的有阵阵婴儿啼哭声,仿佛还在叫爸爸……自然也是不能答应的!!

于是就在这鬼故事的阴森氛围中,新兵们所有的夜哨都是在瑟瑟发抖中度过的,期间也从未有人打过瞌睡,生怕眼睛一闭,再睁开的时候白影就出现在眼前了……

一年过去,新兵变成老兵,自然也早已明白这些故事也只是传说,但新兵下连后,他们依然会添油加醋的把故事讲下去,这也许就是连队特有的文化传承。

三、好汉坡

好汉坡,是我今天才临时起的名字。它是通往三水厂的一段山坡路,几乎是所有新兵们的噩梦。

之所以是噩梦,并不是因为它有多陡、有多长,而是因为它有好几个弯。冲坡的时候,班长会派一个老兵在坡上做中点,于是冲坡的新兵们永远也不知道中点在哪个弯后面,那种冲过一弯还有一弯的绝望是多么的酸爽。

之所以是噩梦,还因冲坡的方式千变万化。其一就是中点可短可长,全在班长们的一念之间;其二就是项目变化多端,最变态的莫过于蛙跳上去、鸭子步下来;其三就折磨方式五花八门,分组冲坡每组抓最后一名重跑,更夸张的是四人一组每组抓最后三名,有点背的,每次被抓,恶性循环导致冲了一个下午的坡。

四、电台

电台,是一个单独执勤点,位于板塘铺107国道旁,周边号称有79家歌厅,在20世纪末堪称板塘夜巴黎。

这里虽叫电台,实际只是广播电台的一个信号发射台。这里我来得不多,只陪指导员来过几次。每次指导员过来上政治课,骑着他那辆从外省骑回来的摩托车载着我,我的身份自是秘书兼警卫,毕竟也是连首长,该有的范儿还是要有的。电台的故事,主要是道听途说,当不得真。

印象最深的是电台的辐射,传说会杀精,还会导致掉头发,真假无从考证,但拿起电话听筒就可以听收音机我是亲身体验过的。

其次便是电台与周边79家歌厅,以及与歌厅男客户之间的江湖风云故事。当电台的兄弟绘声绘色的给我讲起那些风云故事的时候,我只能心之向往……

五、沿江风光带

这个名字也是现起的。那时铁桥下的江堤和风光二字是毫无相关的。只记得下连那天,刚放下背包就被带到铁桥下的江堤上冲了个五公里,美其名曰是检验一下这批新兵的素质。那时的江堤还是黄泥堤坝,刚下过雨,当一脚深一脚浅的跑回来才发现左脚的鞋子早已不知所踪。后来本想学古之先贤把右脚的鞋子也扔到江堤上以成人之美,可惜新兵哪能随便出班,便不了了之。

五公里跑着跑着也都慢慢习惯了,甚至有些时候把它当成一种享受。特别是线路工程学院方向拐的时候别有一番风景……

离开铁桥后再次回来那是下队组织考核。守桥的分队早已撤勤,堤旁的预制板厂也不见踪影,昔日的黄土堤已经变成真正的风光带了,如若不是铁桥依旧,我定是认不出的。在这样的风光里冲上一个五公里应是相当惬意的,可我只能坐在越野车里卡着秒表看着别人跑,再也回不去了……